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治疗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肿瘤治疗学相关记录7866条 . 查询时间(3.835 秒)
从列文虎克发现多胺距今已有350年。50年前科学家们提出抑制多胺合成治疗肿瘤的策略,历经发现新治疗策略的兴奋、临床试验失败的沮丧、在寄生虫疾病上的突破、在逐利目标下险些被放弃、在美容市场上重现、直到如今在一类罕见肿瘤上终于得到应用。这是一个药物的传奇历史。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教授丹尼斯·蒙特尔称,新研究将人们从非常基本的细胞生物学,带到解释人类疾病原理并利用这些知识展开癌症治疗。这中间的每一步,都是一个重大发现,它们一并出现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
“由于CAR-T产品最近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尚不清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多久仍面临这些不良事件风险,因此,负责实施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医生有必要报告所有新发癌症,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和临床试验参与者应终生接受针对新发癌症的监测。”
近日,《癌细胞》在线刊发了一项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马骏团队牵头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鼻咽癌临床大数据分析,针对现行国际通用的AJCC/UICC鼻咽癌第八版临床分期系统,首次提出修订建议,有望被新版分期系统采纳,指导未来全球临床治疗。
作为一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5岁的黄先生对自己稳定的病情很欣慰。抗癌5年,他和众多不幸的癌症患者一样,奔走于各大医院,只为争取更多生的机会。万幸的是,他倾尽时间和精力,终究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身体现在恢复到了和生病前差不多了”。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教授张云娇、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显珠与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温龙平合作,基于多功能仿生纳米受体的NanoTAC技术,并在基于NanoTAC技术靶向降解突变p53的癌症精准治疗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余之刚团队在《基因组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乳腺癌最新研究成果。
2024年1月17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戚炜课题组在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BMP-ACVR1 Axis is Critical for Efficacy of PRC2 Inhibitors in B-Cell Lymphoma” 的研究论文,阐明了PRC2抑制药物通过激活BMP-ACVR1通路抑制B细胞淋巴瘤生长的新机理。
近日,《自然-医学》刊发了一项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江泽飞教授牵头开展的TORCHLIGHT研究成果。研究显示,相比单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化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PD-L1阳性(CPS≥1)人群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全人群中具有改善趋势,且无论患者PD-L1表达如何,均具有明显的总生存期(OS)获益趋势,有望助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犀草素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胃癌的药物中的用途,木犀草素体外可抑制BGC-823的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7.88±5.81μ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木犀草素可阻滞BGC-823细胞在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到,木犀草素体外作用BGC-823后,可促进DUSP1,DUSP2,DUSP4,DUSP5基因表达,抑制趋化因子CXCL16基因表达;west...
擅长肿瘤内科的诊治;肺癌的靶向、免疫、综合治疗;食管癌、乳腺癌、纵膈肿瘤等诊治;肿瘤姑息治疗等。
2024年1月13日,胸腺肿瘤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巡讲及胸部肿瘤规范化诊疗巡讲在益阳召开。
2023年1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邵志敏、王中华、江一舟、范蕾临床科研团队领衔,完成了一项名为“FUTURE-SUPER”针对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随机对照伞形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于1月9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教授裴志超团队在癌症纳米疫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hemical Science上。
2023年12月22-23日,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医师分会2023年会在济南成功举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