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6-18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医学工程相关记录1773条 . 查询时间(3.763 秒)
记者2022年6月27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研制成功新型荧光免疫探针,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术中导航、疗效评估等提供了精准、实时的“可视化”技术手段。
2022年6月16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22〕8号)公布了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的获资助人员名单,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博士后刘智勇(导师陆豪杰)和2018级博士生李佳蓓(导师徐彦辉)入选,创历史新高。
2022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牵头承担的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项目收到主管专业机构下达的综合绩效评价结论,全部顺利通过。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晶课题组与西湖大学裴端卿课题组合作揭示了染色质重塑复合物BAF和组蛋白修饰H3K27ac通过调控染色质可及性变化影响cJUN驱动的胚胎干细胞分化,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6日以H3K27ac mediated SS18/BAFs relocation regulates JUN induced pluripotent-somatic transition为题,在线发...
碱基编辑器主要有3种类型: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 base editor, CBE)、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enine base editor, ABE)和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Glycosylase base editor,GBE),它们在不需要DNA双链断裂和编辑模板的情况下可分别实现C-to-T,A-to-G和C-to-G的碱基编辑。许多单基因遗传疾病是由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
记者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方面获悉,2022年6月12日,在新加坡召开的IUPESM世界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大会(IUPESM World Congress on Medical Phys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IUPESM WC2022)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兼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教授, 核医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资深会员徐榭荣获...
清华医学院那洁课题组长期从事hPSC向心血管和造血谱系体外分化的研究。2022年6月6日,该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染色质动态变化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JUNB在造血祖细胞生成过程中的必要作用?(Integrative epi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requireme...
2022年6月1日,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专项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项目“一次性使用胆红素血浆吸附器用于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在山西白求恩医院 同济山西医院正式启动。医院消化科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参与单位,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在医疗器械临床机构备案。
2022年6月1日-3日,由山东省医学会、山东新丞华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四十七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暨医院管理国际系列论坛(以下简称医博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医博会是山东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生活生产秩序得到全面恢复后的首次展会,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重振行业信心,激发山东经济活力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器官中心”)是2012年7月6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设立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批复》批准成立,2013年1月正式组建开展工作,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直属的中央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负责参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公平分配、救助激励、缅怀纪念及信息平台建设等相关工作。内设4个处级部室:办公室(财务)、捐献部、宣传部、信息部。
2022年5月27日,国际核酸序列数据库联盟(International Nucleotide Sequence Database Collaboration,INSDC)以线上形式召开2022年度会议,应INSDC邀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CNCB- NGDC)主任鲍一明研究员做了专题报告,中心有关研究人员1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22年5月20日下午,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举行了创新团队申报论证与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研讨会。围绕“基因组、精准营养、治未病”的发展定位,五支创新团队负责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牵头人依次作了汇报。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魏少忠教授、金梅林教授、梅之南教授等应邀参会点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湖北省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会交流。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以石墨烯量子点/银纳米颗粒复合物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可视化的HCV检测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上。
2022年5月18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宗熙萨斯研究中心刘伟治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钟超团队/刘志远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xtensible and self-recoverable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derived from Scallop Bys...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刊文称,他们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与一种化学过程相结合,能精确控制RNA变化发生的位置和时间,这样的精确度使CRISPR技术更有效,并减少了潜在的副作用,同时也有望为某些疾病(包括癌症)开发出更有效的疗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