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相关记录44468条 . 查询时间(2.483 秒)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揭示:当好评真伪莫辨,高分评价会降低信任与合作(图)
心理 理论 信息
2025/4/12
在陌生人互动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声誉机制在合作伙伴选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往往依据他人的声誉好坏来判断其是否值得信赖,并据此决定是否与其合作。声誉机制之所以能够有效运作关键在于其传递的信息能够真实反映声誉对象的过往行为。然而,在现实中这一前提却屡遭挑战:商家“贿赂”消费者给出5星好评、社交大V花钱买粉、求职者在简历中注水夸大……在声誉信息爆炸式增长、操纵门槛显著降低的当下,不诚实声誉提升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揭示克里奇中间体在大气中降解全氟异丁腈的关键作用(图)
大气 气候 反应 动力学
2025/4/12
2025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董文锐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实验团队,联合理论研究合作者贵州民族大学龙波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Donald G. Truhlar教授,在克里奇(Criegee)中间体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全氟异丁腈((CF3)2CFCN)在大气中主要通过与克里奇中间体反应途径被消耗,而非羟基自由基(·OH)途径,为评估(CF...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揭示社会阶层与亲社会性的关系及其调节因素(图)
心理 网络 行为
2025/4/12
亲社会性泛指一切能提升他人、群体或整个社会福祉的行为及行为意向,是社会能够良性运作的重要基石。大量研究发现,人们所处的社会阶层(即个人的收入和财富、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声望所反映的社会地位)与其亲社会行为有关。然而,关于高阶层者还是低阶层者更加亲社会这一问题,却存在不同的观点与研究结果。其中,风险管理视角认为,低阶层者生活在资源匮乏、威胁和不确定性更高的环境中,因而需要通过增加亲社会行为这一适应性策略...

2025年3月31日,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荣聪贤带领党政办、学工组成员前往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以下简称“航遥中心”)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调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新策略(图)
急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 预防
2025/4/9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验证两种常见记忆更新任务能否有效评估工作记忆(图)
心理 评估
2025/4/12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一个动态的认知结构,其内部的信息表征会根据当前认知加工的需要持续更新,这种动态的认知过程被称为记忆更新(memory updating, MU)。常用的记忆更新任务包括running memory(RM)任务和n-back任务。记忆更新任务通常给被试逐个呈现一系列的项目,RM任务要求被试随时记住最近的几个项目,而n-back任务则要求被试判断当前项目是否与...

中国科大翁建平团队发现抗疟疾药物减肥新功效(图)
翁建平 心脑血管 疾病 活性
2025/4/8
2025年来,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健康问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功能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部分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形势严峻,亟需加强干预。为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特别指出“发挥中医药对体重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最新研究表明,一种传...

中国科学院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制成功(图)
电池 药物 治疗
2025/3/27
2025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发出一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rTMS重量小于3公斤,而性能与商用大型设备相当,这为rTMS技术在家庭、社区及自由行动中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新可能。

人们常常自诩为独立思考者,认为自己能够不受外界干扰地做出客观判断。然而,作为天生的社会性动物,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当朋友推荐一款产品时,我们更容易产生购买欲望;看到社交媒体上很多人打卡某个景点,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想去体验。社会影响的渗透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它不仅影响偏好、态度等高级认知过程,甚至会影响到最基础的感知觉加工。传统观点认为,知觉过程是一个客观反映物理世界的自动化加...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1001、82230010、82270352、82425105、82330118)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孔炜教授、姜长涛教授联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及中日友好医院郑金刚教授团队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CYSLTR2和P2RY6通过感知神经酰胺加剧动脉粥样硬化(Sensing ceramides by CYSL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老药新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活性 药理学 分子动力学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92880、82192882)等资助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英贤研究员团队、华东师范大学李洪林教授团队与瓯江实验室凌树宽研究员团队等多个团队合作,在老药新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Tamsulosin通过楔入TMEM16A的一个新颖的变构位点来抑制氯离子的释放从而改善骨质流失(Tamsulosin ameliorates bone lo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鼻咽癌“减毒”放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临床 肿瘤 放射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72870)等资助下,中山大学马骏教授研究团队在鼻咽癌“减毒”放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对比传统放疗:一项开放标签、非劣效性、多中心、随机3期临床试验(Reduced-volume Radiotherapy versus Conventional Volume Radiotherapy After Induction Che...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揭示免疫检查点LAG3活化新机制(图)
免疫 分子细胞 肿瘤
2025/3/23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研究组与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皞鹏课题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Dario Vignali课题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孔燕课题组及百济神州沈志荣团队合作,首次阐明了免疫检查点LAG3受体激活的分子开关机制,开发了基于功能性生物标志物的疗效预测体系,为靶向免疫检查点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大语言模型助力生物制造应用方面取得进展(图)
语言 模型 智能
2025/3/27
生物制造是一种利用工程化生物系统生产高价值化学品和药物的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合成生物学优化微生物工厂以实现高效生产。然而,传统生物制造方法在知识整合、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方面面临诸多挑战,限制了其在工业化应用中的效率和可扩展性。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作为一种突破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在知识生成、数据挖掘和复杂问题解决中的卓越能力,为生物制造带来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