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外科学”相关记录2706条 . 查询时间(2.14 秒)

为进一步加速提升普外科急诊综合救治能力,2025年3月21日下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顺利举办急诊外科成立十周年总结暨发展规划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对标国内外先进,总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期全面改善和提升急诊外科的诊疗效率,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医院领导、外科骨干、护士长、部分职能部门和相关临床科室、急诊外科全体医师等数十人共同参加本次会议。

一个直径仅1.5厘米的颅骨钻孔让张先生(化姓)免遭开颅之苦,引流监测导管在神经内镜的精准引导下探入血肿腔——随着暗红色血液缓缓抽出,急剧升高的颅内压迅速得到缓解。这台急性硬膜下血肿内镜微创引流手术,标志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颅脑创伤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钥匙孔”级创伤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高危患者开辟了生命通道。

以患者为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整合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放射介入科等多学科力量,组建了专业的GERD多学科诊治团队(MDT)。团队间紧密协作,为不同类型与复杂程度不同的反流病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通过一站式诊治流程,患者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评估、诊断及治疗决策,极大地提高了诊治效率和治疗效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西大程道军团队揭示昆虫核内复制细胞周期与器官大小调控的新机制(图)
昆虫 细胞 器官
2025/5/12
2025年3月19日,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程道军教授课题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USP8和Hsp70通过协同促进Fzr蛋白的去泛素化及稳定性来调控核内复制》(USP8 and Hsp70 regulate endoreplication by synergistically promoting Fzr deubiquitination and s...

“医生,我这小手指一碰就钻心地疼,连扣扣子都要女儿帮忙。”72岁的李阿姨(化名)颤抖着伸出左手,小指僵直肿胀,完全无法弯曲。这个看似微小的关节问题,却像一座大山压在李阿姨心头,连最基本的穿衣吃饭都成了折磨。2025年4月9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手与修复重建外科周征兵副主任医师专家团队为其实施了小关节置换手术,解决了李阿姨的心头大患。

在最新发布的国际顶尖指南《2025年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诊疗指南》的“尿道狭窄篇”和“泌尿系创伤篇”两个章节中,继2023年22篇论文入选之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再创新高,合计24篇成果论文被收录引用,数量居国内同行前茅。

六旬老人胸闷数月,原来是胸腔内长了“气球”(图)
胸外科 胸闷 气短
2025/5/9
63岁的老徐怎么也没想到,困扰自己几个月的胸闷气短,竟是因为胸腔里长了一个巨大的“气球”!这个“气球”不仅占据了他右侧胸腔的一半,还随时可能破裂,危及生命。幸运的是,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吴伟铭副主任医师专家团队的治疗下,老徐通过微创手术成功摘除了这个“定时炸弹”,重获健康。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在独脚金通过木质素调控吸器形成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图)
植物 器官 结构
2025/4/16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崔松岿团队近期在 Plant Communications 发表研究,揭示了寄生植物独脚金(Striga hermonthica)如何通过木质素(lignin)调控吸器(寄生植物特有的侵染性器官)形成,从而成功完成寄主侵染。研究发现,独脚金能够感知寄主释放的木质素单体,并迅速在根尖沉积木质素,增强吸器的诱导能力,为农业寄生植物防控提供了新的靶点。

人到中年的李先生(化姓)是家中顶梁柱,可最近出现了进食困难和呼吸不畅的症状,随时会受到致命的威胁,经检查后发现甲状腺肿瘤已严重侵犯喉气管和下咽食道。2025年3月14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甲乳疝外科樊友本主任团队联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易红良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李斌教授为该名晚期复杂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历时8小时,顺利切除甲状腺肿瘤并完成双侧侧颈淋巴结、右上纵隔淋巴结清扫、颈段受侵气管和食管切...

近日,国家首届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名单正式揭晓,300位优秀医务工作者入选“国家杰出医师”和“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肾脏结构发育及稳态维持机制(图)
结构 发育 代谢器官
2025/2/17
肾脏是哺乳动物的重要代谢器官。肾脏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系统共同组成,在血压调节和尿液生成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肾脏结构异常与先天性畸形和慢性肾病相关。目前,肾脏结构形成过程及分子基础尚不清晰。

知名骨科专家柴益民因病逝世,享年60岁(图)
骨科 显微外科 柴益民
2025/4/27
2025年2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获悉,2025年1月24日,国内知名骨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柴益民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60岁。其告别仪式定于2025年2月15日11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揭示靶向肝脏细胞衰老可有效缓解酒精性肝病(图)
细胞 临床 移植
2025/2/20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被称为酒精性肝病(Alcohol-associated liver disease,ALD)。ALD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如不加以控制则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戒酒是控制ALD最有效的方法,但大部分病人即使知道ALD的危害也难以或不愿戒酒。临床上激素类药物是治疗晚期ALD的一线药物,但效果极其有限。肝移植是挽救ALD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生命的最后手段,但高...

肾脏是哺乳动物重要的代谢器官,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系统共同组成,在血压调节和尿液生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肾脏结构异常往往与先天性畸形及慢性肾病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先天性肾发育异常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达1.6‰,但目前对肾脏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分子基础尚未有完整、系统的解析。

花季少女骨质疏松长久不愈、容易骨折?其实是甲状旁腺肿瘤在作怪(图)
甲乳疝外科 骨质疏松 骨折
2025/5/12
花季少女小童(化姓)由于双下肢骨骼发育畸形和骨折,以及伴有血尿症状,这几年奔波于医院,小小年纪的她已经进行了2次骨科手术和1次泌尿外科手术,苦不堪言,耽误了学业不说,对于家庭而言,经济负担也很重,可最终疾病还是没有得到根治,让小童全家身心都饱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