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肿瘤预防学 实验肿瘤学 肿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肿瘤学 CT相关记录194条 . 查询时间(0.164 秒)
胃癌的CT诊断价值分析     胃癌  CT表现  CT诊断       2011/9/7
目的 通过对胃癌CT表现的分析,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作用及价值。方法 收集37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CT扫描,其中26例手术。胃对比剂用1.5%泛影葡胺或水,均于检查前10 min肌注6542 10~20 mg。CT平扫,其中21例经肘静脉团注法注入60%泛影葡胺80 ml增强。结果 CT能清楚地观察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显示腹部淋巴结转移及胃癌的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
应用5%CO2作为血管扩张介质,通过CT灌注成像(CTP)分析基础态和激发态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储备(CVR)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对34例患者行基础态CTP和CTA联合检查,对其中10例CTA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5%CO2混合气体吸入激发态CTP检查。结果 10例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5%CO2激发后,患侧和健侧CVR受损,激发前、后脑血流量...
探讨64层螺旋CT(64-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术前最新国际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及手术预测评估。方法 应用美国GE公司的64-SCT对74例临床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后期图像重建,结合最新国际大肠癌分期标准,记录术前CT分期和预计手术方案,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腹腔镜手术方案进行比较。结果 64-SCT 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前评估得到对大肠癌T 分期Tis、T1、T4b敏感...
目的:应用Mimics软件重建颞下咽旁间隙肿瘤增强CT影像中的颅骨、血管及肿物,探讨三维CT重建技术在颞下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术前手术设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个颞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利用Siemens 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基于2 mm层厚,Mimics软件直接读入Dicom格式原始数据,利用表面阴影重建法分别重建血管、颅骨及肿瘤,显示其空间关系。结果:观察三维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
新型放射性植入剂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适用于实体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兔VX2肺肿瘤经32P-CP-PLLA粒子瘤体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前后PET/CT显像及病理学的变化,分析32P-CP-PLLA粒子植入对荷VX2肺癌兔肿瘤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24只荷瘤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1组-3组为治疗组;4组为对照...
探讨鼻咽癌Ki67表达与放疗前后SUVmax变化的关系。 方法(1)17只裸鼠鼻咽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6 Gy放疗组及12 Gy放疗组,各组在放疗前后进行18F-FDG PET-CT显像,并于放疗结束后检测瘤体中Ki67表达的情况,对移植瘤的T/NT与Ki67表达水平变化进行分析;(2)1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放疗50 Gy时及放疗结束后1周分别行18F-FDG PET-CT显像,测...
通过对照射后的大鼠肺部进行CT扫描和血清中SOD、MDA的检测,探讨它们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预测价值。方法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70 Gy组、144 Gy组。大鼠麻醉后用60Co治疗机单次照射右全肺;在照射后30天、90天对大鼠肺部进行CT扫描,并于照射后1、7、30、90 d处死各组大鼠,取大鼠右肺组织进行HE、Masson 染色,并对血清中SOD、MDA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70...
评价18F-FDG PET/CT诊断胰腺癌的价值及分析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接受18F-PET/CT检查的胰腺原发疾病患者资料,其中恶性65例,良性23例,采用目测和半定量方法分析胰腺疾病的PET/CT特点。目测法分别根据病变CT特征、PET摄取程度和PET/CT特点制定CT、PET和PET/CT五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在PET图像上测量病变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与最后...
PET-CT通过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的结合,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勾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放射治疗靶区,PET-CT定位可能成为放疗模拟定位的新平台,而提高精确放疗的疗效。本研究试图探讨18F-FDG-PET-CTCT难以界定的NSCLC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30例III期NSCLC患者进行治疗体位的PET-CT扫描,扫描数据传入...
临床上检测出越来越多的孤立性肺小结节,这些小结节又是最容易发生癌性病变的病理组织。然而,如何取得准确的病理学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目前,一种安全性高、操作便捷、诊断率高的“CT引导下带钩钢丝术前定位”新技术,已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08年4月,在国内率先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至今已经成功完成了逾百例,据统计,孤立性肺小结节诊断准确率高达100%。
本研究旨在探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首过法CT灌注(CT perfusion, CTP)的可重复性。方法 在本院行首过法CTP检查(8×5 mm层厚),且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NSCLC患者14例,肿瘤最大径≤3 cm及>3 cm各7例,均在24 h内行第二次CTP扫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
采用兆伏级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技术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颅内危险区肿瘤病灶,评估其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范围。方法对36例颅内肿瘤患者设计IMRT放疗计划,采用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配备的MVision兆伏级CBCT进行三维方向(左右、上下、前后)容积成像...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病灶多位于十二指肠近段(十二指肠球部3例、降部6例、水平部1例);6例表现为腔内息肉状肿块,4例表现为壁内肿块;最大径1.6~6.5 cm,平均2.3 cm。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平均CT值为41 HU;密度均匀者7例,不均匀者3例;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增强检查动脉期肿块...
探讨鼻及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CT表现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鼻及鼻咽部NKTCL的CT及临床资料。 结果 鼻腔病变为主者21例,其中14例鼻中隔受累,6例伴有鼻咽和(或)口咽受侵,2例软腭受侵。鼻腔病变者10例,鼻腔肿块呈铸型,肿块增强后密度同肌肉相仿;1例上腭受侵者及2例后鼻孔受累者病变密度不均可见气泡影。咽淋巴环为主者7例,5例显示增厚的咽壁管腔面毛糙、...
探讨鼻咽癌的18F-FDG摄取与肿瘤组织己糖激酶-Ⅱ(hexokinase-Ⅱ, HK-Ⅱ)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4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检查,测定肿瘤最大和标准摄取值(SUVmax和SUVmean);应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患者肿瘤组织己糖激酶-Ⅱ 和血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