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毒理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毒理学相关记录1153条 . 查询时间(3.354 秒)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伟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医学类学术期刊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松果腺研究杂志》)(医学一区,最新影响因子13.462)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Identific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related Xdh gene as a Di (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target and...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于2012年。该学科由校本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临床医学的相关学科组成,是集现代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理论、技术及策略研究与健康服务、管理、评价与公共卫生实践密切结合的一级学科。该学科瞄准国家和北京市的需求,在长期凝练的基础上,形成了慢性流行病与数据挖掘预测研究、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研究、疾病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职业与环境因素所致疾病的防治...
了解某复方软胶囊(以阿胶、乳酸亚铁及乌梢蛇为主要原料)对缺铁性贫血(IDA)的改善效果,为该复方软胶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7年9 — 10月在湖南省某地招募自诉有贫血史的18~65岁人群,从中随机抽取350人筛查血红蛋白含量,将其中102例IDA患者按血红蛋白含量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试食组每日服用复方软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均连续服用30 d,比较2组...
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数量呈飞速增长的趋势,基于动物的传统毒性测试方法在化学物风险评估中存在成本高、耗时长、种属外推不确定性等问题,无法满足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数据缺口,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亟待革新。生命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更新我们对生命本质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基于系统生物学整体思路和框架的系统毒理学应运而生。系统毒理学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下拓展了基础毒理学的研究范围,...
新时代生命、医学科学领域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新方法、新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给毒理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又使我们面临新的冲突和挑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健康需求和美好生活期望不断提高,给毒理学科学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为促进我国毒理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交流,助推健康中国建设,中国毒理学会定于2019年9月17日-20日,在美丽的古城太原召开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大会以“新时代毒理科学前...
第十四届(2019)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定于2019年8月16日至19日在气候宜人的“春城”-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毒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承办。会议举办地址:昆明市泰丽国际酒店(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环城南路39号) 。
白首乌是一种补肾益肝、摄生防老的名贵中药,具有防癌、抗癌的药理作用。C21甾体类化合物被认为是白首乌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之一。对白首乌C21甾体与糖基的主要类型、C21甾体苷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对不同肿瘤的作用效果和影响因素、C21甾体苷的毒理学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白首乌C21甾体苷类抗癌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9毒理学关注阈值方法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TTC Workshop-2019)将于2019年5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毒理学会、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欧洲分部(ILSI Europe)联合主办,陈君石院士任研讨会主席。
近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一期(2019年1月)ESI数据,全球共有5870所研究机构进入世界1%,比上一期增加113个。我校国际排名为1439位,比上一期提升了5位,全年世界排名提升了62位(2018年1月国际排名1501位),进步显著。本期我校仍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国际排名提升2位,药理学与毒理学国际排名提升5位,分子生物学与...
2019年1月17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我校叶文才、尹芝南、袁鸿、肖衡、崔岐、邵敏6名教授分别被“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免疫和微生物学”“通用工程学”“材料力学”“神经科学”“环境科学”6个学科收录为高被引学者。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断增长的电子垃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中国部分区域电子垃圾污染严重,已导致健康损伤效应。电子垃圾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害甄别和风险评估以及防控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电子垃圾的出口、回收及处理过程,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期重点号从暴露分析、健康效应、机制研究、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阐述电子垃圾污染与人群健康危害的关系,为中国区域电子垃圾健康风...
从体内和体外分别考察丙三醇的局部刺激性和细胞毒性,初步评价丙三醇作为吸入制剂辅料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局部刺激性试验:取Wistar大鼠,分为2组。丙三醇组采用气管内雾化给予20%丙三醇,阴性对照组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5 d。给药结束后取咽喉部、气管、肺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检测灌洗液中总蛋白(TP)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毒性...
远立国,男,1973年5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农学博士,副教授。200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华南农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长期从事兽药的代谢动力学、临床治疗学研究和动物麻醉和镇痛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60余篇,中国专利2件。编译著作2部。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推广奖...
近年来,随着动物实验“3R”原则的推广和21世纪毒性测试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动物实验数据为基础以危害为重点的传统化妆品安全性评估策略现已转向以暴露为导向,基于非动物实验数据,包括人体安全数据、体外试验数据、以定量构效关系QSAR、化学分组(Grouping)、交叉参照(Read-across)为主的计算机模型数据,利用每个原料相关的毒理学数据来进行风险评估。化妆品原料的毒理数据分析决策应遵循证据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