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媒介生物控制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媒介生物控制学相关记录701条 . 查询时间(4.847 秒)
2018年9月19日,我国科学家刘玮、曹务春研究员在Science子刊《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题为“Arginine deficiency is involved in thrombocytopenia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的文章,并由Science科学杂志社(AAAS)附有同期视...
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媒介实务真题。
2018年8月24日,《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袁晶教授题为“ISP1-Anchored Polarization of GCβ/CDC50A Complex Initiates Malaria Ookinete Gliding Motility”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揭示了疟疾病原疟原虫通过媒介按蚊传播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控制动合子运动的环磷酸...
近日,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陈晓光在2010年首次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课题(NIH R01)资助43万美元的基础上,再次获得美国NIH R01课题资助66万美元。陈晓光在第一个NIH R01课题“城市化发展对中国登革热媒介及传播的影响”(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Vector Biology and Transmission of Dengue in China)研究中开拓...
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药丸可以使人的血液对蚊子产生毒性并杀死它们,这将有利于防控蚊子传播疟疾等疾病。一组由英国主导的研究团队将139名来自肯尼亚的志愿者分成三组。疟疾患者被随机选择三天服用600mcg/kg或300mcg/kg伊维菌素或服用安慰剂。结果显示,两种剂量伊维菌素对蚊子的毒性可达28天之久。吸食伊维菌素摄入量较高患者的血液两周后,97%的蚊子死亡。
寨卡病毒是以埃及伊蚊等为媒介传播的黄热病毒,也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感染导致新生儿小颅畸形症以及格林-巴利综合症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受到了国际上的密切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寨卡疫情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目前,临床上仍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和预防性疫苗正式上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执恒、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教授...
英国、坦桑尼亚等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药浸蚊帐,能够阻挡对现有药浸蚊帐使用的杀虫剂产生耐药性的疟蚊,有助抗击疟疾。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名为增效醚的杀虫剂开发出了新型药浸蚊帐。超过1.5万名坦桑尼亚儿童试用了这种药浸蚊帐。在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期间,研究人员发现,与使用拟除虫菊酯处理的蚊帐相比,使用增效醚处理过的药浸蚊帐使得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疟疾流行率分别降低了...
2017年11月2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目为《蚊媒通过吸血激活gama-氨基丁酸能系统辅助病毒在蚊虫体内的感染》(Blood meal acquisition enhances arbovirus replication in mosquitoes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GABAergic ...
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按蚊通过叮咬传播。蚊虫防治是阻断疾病传播的主要措施。当前,灭蚊手段仍依赖化学杀虫剂,但蚊虫对化学农药已产生普遍抗性,研发新的对抗疟疾传播方法迫在眉睫。鉴于疟原虫需要在雌蚊肠道内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发育过程后,才能具备感染人类的能力,因此杀灭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可阻断疟疾传播。此前研究表明,经过遗传改良的蚊子或工程肠道菌表达抗疟原虫效应蛋白能够杀灭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但这两种新策略...
王四宝等发现能在按蚊中进行持续跨代传播的新共生细菌,能高效驱动抗疟效应分子快速散播到整个蚊群中,使按蚊成为无效的疟疾媒介,实现从源头上阻断疟疾传播。
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媒介实务真题。
美国科技媒体Ars Technica 近日公布了一项疫苗领域的重要进展: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启动一种能对抗所有蚊子传播疾病的疫苗Ⅰ期临床试验。该疫苗名为AGS-v,针对的是蚊子的唾液而不是个别的病菌。蚊子对人类的“威胁”远不止耳边的嗡嗡声以及皮肤上留下的奇痒的包,它们携带并传播了各种病原体,比如大规模暴发的寨卡疫情,以及登革热、疟疾、黄热病等等。通过叮咬人类,蚊子每年让数亿人感染疾病,...
以“媒介、交往与近代化中国”为主题的第四届“传播视野下的中国研究”论坛于2016年11月26日、27日在新闻与传播学院郁文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论坛以媒介、交往关系建构为主线,探讨了近代媒介、社交网络和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并反思了各种话语建构与背后的结构。来自大陆和香港高校的近30位学者在长达一天半的时间里,展示分享了25项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学术交流。
比较3种双剂量计算法估算介入术者有效剂量的优劣。方法 在仿真人体模内布放热释光剂量片并将体模置于介入术者位置,在体模外穿戴铅防护衣、铅围脖和铅帽,并在铅衣内左前胸和铅围脖外左侧放置个人剂量计,在手术台上放置散射模体,分别为CIRS放疗调强体模和CT剂量检测模体,模拟介入手术曝光条件曝光一定时间,通过器官组织吸收剂量估算有效剂量;以3种双剂量计法计算有效剂量并与体模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得到两组各4...
2016年3月14-18日,为期五天的“促进南亚与东南亚国家在结合昆虫不育技术与传统控制方法监控登革病毒媒介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基础设施共享”国家顾问会议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召开,会议是由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和中山大学合办,中山医学院承办。参会代表包括多名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昆虫不育技术领域的知名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