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微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微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455条 . 查询时间(3.652 秒)
赵超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热带果蔬采后病害微生物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微生物技术团队何定庚教授在纳米酶高效抗菌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n Ultrasmall Fe3O4-Decorated Polydopamine Hybrid Nanozyme Enables Continuous Conversion of Oxygen into Toxic Hydroxyl Radical via GSH-Depleted Ca...
探究肠道微生物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影响需要借助复杂的统计学知识和先进的实验技术。而且由于其他变量会同时作用于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疾病,将这一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具挑战。常见的其他因素包括治疗用药物,例如临床中广泛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和II型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它们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也可以调节机体炎症。有研究已经在体外证明了药物与微生物直接的相互作用。对比发现药物对于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变量。为...
2021年12月8日,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张安强,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美国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PRI) 访问学者,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食用菌协会秘书长, 中国菌物学会灵芝产业分会理事,《食药用菌》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长期致 力于食药用菌中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与分析检测,以寻找新的具 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等作用的活性物质为主线,开发功能性医用保 健食品为目标,进...
2021年11月15日下午,翰宇药业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多肽鼻喷剂药物。
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微生物技术实验室邓乐、何定庚教授课题组在金属基纳米材料和水凝胶抗致病细菌感染及消除细菌生物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Chem. Eng. J.,2021,426,132600(SCI一区,IF:13.273)、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21, 13, 37535-37544(SCI一区,IF:9.229)...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公布了基于模拟宿主防御肽设计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多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具有高效抗菌活性的类肽聚合物研究结果。该研究成果以“Addressing MRSAInfection and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 with Peptoid Polymers”(类肽聚合物解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抗生素耐...
近日,“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三地采取线下与线上结合方式顺利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福院士、微生物所领导班子成员、项目组成员,智飞生物及安徽智飞龙科马企业领导及高管等30余人参会,会议由微生物所李俊雄书记主持。
5月22日,广东医科大学喜迎建校63周年之际,由学校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湛江湾实验室)、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方联合主办的2021年北部湾海洋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两校区及线上同步召开。
海洋药物及其生命健康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是整个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产业链条中的技术制高点,已经成为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竞争的热点。新时代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在国际海洋药物研究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并正在实现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化发展的跨越。广西南邻北部湾,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的省区,也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前沿战略支点。经过充分酝酿,由中国药学会海...
5月8日,《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年编委会暨“抗感染”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大学召开。会议由成都大学、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大学期刊中心、药学院承办。著名药代动力学专家、《中国抗生素杂志》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典、国际化学对照品(ICRS)审评专家组成员、国际药典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生素杂志》顾问金少鸿,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
铁蛋白是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储铁蛋白,具有独特的壳-核结构,外壳由24 个亚基自组装形成蛋白笼,内腔可以装载治疗药物。阎锡蕴院士团队前期研究发现人重链铁蛋白识别肿瘤标志分子--转铁蛋白受体1(TfR1/CD71),无需偶联靶向配体即可识别肿瘤;近期又发现铁蛋白上存在温度可控的药物通道,升温时通道打开,允许亲水性小分子药物(如表阿霉素、奥沙利铂、吉西他滨、伊利替康等)装载进入蛋白笼内。这个重要发现解决...
2020年9月,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柴丽青同学在《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发表了题为“Auto-induction of intestinal first-pass effect related time - dependent pharmacokinetics of artemisinin rather than dihydroartemis...
2021年3月24日,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联合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ZF2001)1 期和2期临床试验结果(Yang et al, 2021,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性良好,没有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接种3剂次25μg疫苗的97%入组者产生了可以阻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