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药学 医药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323 秒)
为深化“科创中国”建设,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2023年12月20-22日,中国微生物学会“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团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及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交流探讨。
本发明提供了黄芩素及其前体药物的一种医药新用途,即黄芩素在缓解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等临床化疗药物所导致的迟发型腹泻方面的应用。在盐酸伊立替康造成的小鼠迟发型腹泻模型上,黄芩素显示了十分良好的减毒作用。其治疗作用是通过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和羧酸酯酶(CES2)两种药物代谢酶以及抑制TNF-α、IL-1β和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来起到肠道粘膜保护的作用。
2023年4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起组建的昆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召开成立大会。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叶明,盘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殿春、副区长钟家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普诺·白玛丹增等出席成立大会。
2022年8月5-6日,中国微生物学会“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团按照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建设部署,为深入实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服务团精准对接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山东济南召开了启动会,并前往济南国际医学中心、齐鲁制药、华熙生物和齐发药业进行了考察调研。来自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代表等40余人参会交流。
为进一步践行国家《“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与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生物医药发展规划》,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蒋海明教授与其课题组成员徐永斌、冷小云等参加了由中国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委会在杭州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医药化工大会,进一步加强了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与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我院医药前沿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并助力内蒙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创新药物的研发是人类战胜心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等严重疾病的关键。然而,目前新药的研发周期漫长,费用高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范式和工具,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药物研发正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2021年11月1日,受实验室杨戈研究员邀请,百图生科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宋乐博士为所内师生做了题为“用人工智能赋能医药研发”的报告。
彭宗根,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新星。研究方向为抗肝炎病毒药物分子药理学。
游雪甫,男,46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所药理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物的抗菌药效学及其作用机制与耐药机制、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主持国家十二五、十一五重大专项“抗感染药物药效评价平台”和“医科院综合大平台-药代平台”,十一五重大专项“医科院GLP平台-抗感染药物安全评价平台”,十五重大专项“抗生素药代评价平台”,以及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 抗感染药效评价平...
宋丹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抗感染、抗肿瘤及抗代谢药物的化学合成及化学生物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及面上项目、国家“863”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课题专项“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及“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等课题。
王玉成,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1991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抗感染,抗肿瘤,代谢综合症药物的设计、合成、活性筛选和结构优化。主持或参与数十个新药的研发工作;曾主持江苏省星火计划项目,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持了国家“十一五重大...
李卓荣,女,汉族,1962年出生。1983年北京医学院本科毕业,1988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年至1994年日本东京北里研究所任研修,1997年至1999年美国Oklahoma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合成室主任、所长助理。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兼职:《药学学报》编委、《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
雷兴翰,药物化学家。早年从事药学教育工作,培养了不少药学专门人才。1951年后,致力于药物研究工作,在发展我国新药,特别是抗寄生虫病药物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人民除害灭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每年一度举办的“中国医药高新技术交易(PHARMTEC CHINA)”即将于2006年11月7日在北京举行。旨在为国内外研发机构和制药企业及投融资机构搭建技术交易、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平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