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 系统学 控制理论 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系统工程方法论 系统工程 信息科学秘系统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农业相关记录86条 . 查询时间(2.479 秒)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土壤厚度的变化调控着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养分循环和碳循环过程。对于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层往往较为浅薄且不连续、空间异质性极高,土壤和基岩的组合结构复杂多样,深刻影响着该区的生态水文过程。尽管团队前期研究揭示了土壤厚度在坡面产流过程、植物根区的供水能力以及植物的蒸腾特征等方面的控制作用,但对于喀斯特坡地土壤厚度及其储量的空间分布...
乔兴宏,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鲁棒优化控制、系统节能的研究。先后在工信部电子五所、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广州智光节能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量检定、研发和投资管理等工作;近五年,从事质监局、从化区发改局和云南卷烟厂等8项研发项目,参与国标编制4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4篇,其中EI收录7篇。
李英杰,男,博士、副教授。2006年七月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参加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主讲课程有《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课程。多次获优秀班主任、年度考核优秀奖、教学质量优秀奖,且获“仲恺第三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高精度多机构粘片机设计理论研究”、国家863计划“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分布式ASP平台建设”项目主持完成了校级项目“基于协商的网络...
陈慧琴,女,博士,1983年出生,江苏泰州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12月,赴日本留学。2009年3月获日本国立富山大学人工智能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3月获日本国立富山大学生物体信息系统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工作期间立项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
Water, energy, fertilizer and food are vit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yet their nexuses within various agricultural trade patterns remain ambiguous. Therefore, we analyzed the nexus of these four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资助:本书在总结多年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空间尺度资源环境信息采集、各要素关系及变量精准管理作业图制作原理,空间信息采样设计及分析的数学原理、方法,精准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镉是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稻米是我国人群膳食镉摄入的最主要来源。大尺度的土壤与稻米协同采样调查发现,稻米镉与土壤镉以及土壤性质间的量化关系较差(R2通常低于0.2),时常存在“土壤镉超标而稻米不超标,或土壤镉不超标但稻米超标”的现象,这给污染耕地质量类别划分和风险评估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2023年1月18日,中国仿真学会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农业模型联盟举办了2022年度总结暨2023年度工作安排会议,会议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冯利平教授主持。
2022年7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仿真学会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模型联盟主办,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八届农业模型开发和应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仿真学会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2022学术年会在郑州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举办。
2022年7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仿真学会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模型联盟主办的第八届农业模型开发和应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仿真学会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2022学术年会在郑州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举办。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原基础课部设立的计算机教研室和本世纪初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教研室、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2014年4月,学校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促进信息学科发展,在生科院生物信息学教研室、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学系(部分)、化学系(部分)以及计算中心基础上,正式组建成立信息学院。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系、生物信息系、大数据科学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是国家级公益性农产品加工科研机构,其食物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创新团队秉承“首创、奋斗、奉献、务实”精神,始终履行科研国家队使命担当,被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该团队以大豆、青稞、黄精及石斛等农产品为原料,针对特质性成分及特征品质开展系统化工作,承担50余项国家级项目,将科研成果在山东、新疆、辽宁及河北等地开展示范应用,并实现成果转化达千万元。现因工...
2022年1月28日上午,中国仿真学会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线上会议。2021年,在中国仿真学会的领导下和挂靠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支持下,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协同农业模型联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在中国仿真学会的年度考评中获得第一名,被评为优秀专业委员会。
卓文飞,女,1968年生,广东阳江人,副研究员,博士。1994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今工作于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先后从事图书馆业务、科技查新咨询、期刊编辑等方面工作。现任期刊编辑室主任,《河南农业科学》副主编、《种业导刊》副主编、《农业科技决策信息》主编。长期从事农业科技...
裴新涌,女,1964年生,河南项城人,副研究员,硕士,1988年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英语专业;2014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于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任文献服务与科技评价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农业信息资源的研究与管理工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5项、省星火奖1项、省科技情报奖5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